抬杠的來歷
作者: formermaster/發布時間2021-12-30 11:16:04/點擊4271℃
導讀「抬杠」由東北的「抬杠會」而來,如果我們看《舊約》,即會發現大衛王打敗巨人戈里亞之前,乃是先有一場隔陣對罵,而后大衛王這個小孩子才抽冷子丟出他的石頭。 如果我們讀中國古代戰爭的章回小說,諸如《薛仁貴征東》、《蕩寇志》等,當會發現,在兩軍進入...
Tips: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「抬杠」由東北的「抬杠會」而來,如果我們看《舊約》,即會發現大衛王打敗巨人戈里亞之前,乃是先有一場隔陣對罵,而后大衛王這個小孩子才抽冷子丟出他的石頭。 如果我們讀中國古代戰爭的章回小說,諸如《薛仁貴征東》、《蕩寇志》……等,當會發現,在兩軍進入廝殺之前,主帥之間一定先有一場叫罵,而后罵輸的一方,立即叫一聲「廢話少說,留下命來」,開始放馬過來相殺。而這種情節絕非小說家的杜撰,正史里也有這樣的記載。
另外,由英國的英雄史詩《貝奧武夫》(Beowulf),我們也可看出,當時的維京人和薩克遜人的「馬爾頓戰役」,兩軍也是先隔著黑水河對罵,而后才開打。 這種場面在莎士比亞的《李爾王》、《凱撒大帝》里也同樣存在。 耍嘴皮子,用難聽的話對罵,乃是古代戰爭時「叫陣」的共同方式。但隨著人類的繼續發展,這種「叫陣」式的罵,開始被轉化成一種儀式性的嘴巴較量,在特定的時間會被允許,在儀式性的嘴巴較量里,人必須嘴巴及心術干凈、不得講臟話、不得胡亂鬼扯等禁忌都告松綁。這是「嘴巴假期」。 在古代希臘,即有所謂的「抬杠」(Logomachy),那是一種「語詞奸詐」(v<$>erbalsubtleties)的比賽。在這個時候,人們允許講各式各樣的臟話和亂話。 而在16世紀之前的英國北方,主要是在蘇格蘭,以及北歐,也有一種儀式性的對罵,它也是「抬杠」(FlytingFliting),它由北歐字Flyta變為古英文Flitan,然后再轉成后來的Flyting。這也是一種講臟話和亂話的比賽,為了激怒對方,甚至連造謠攻訐都可以被容許。例如,有個冰島的主教即被罵成是「有九個私生子,但父親卻是他的助理」。這種「抬杠」,在北歐發展出了一種很獨特的「斯堪底亞臟話韻文敘事詩」(skaldictiradesofabusiceverse),從里面可以找到說臟話亂話的技術。文藝復興時代,荷蘭的批評巨人伊拉斯默士(Erasmus),有許多批評文章也用這種罵街的方式所寫,莎士比亞的《馴悍記》里也有這種抬杠罵街的表達方式。世界之最 www.feilikai.cn原創不易,請大佬高抬貴手!
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朝夕網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